问曰∶“病有不战不汗出而解者,何也?又阳明病,胁下硬满,不大便而呕,舌上白苔者,此虽已属阳明,而少阳之症未罢也。
要知不至关,非脉竟不至,是将绝之兆,而非竟绝也,正示人以可续之机。由是推之,太阳中风,以火发汗者,无汗可知,其脉紧亦可知∶太阳中风,下利呕逆,其人汗出,其脉缓亦可知也。
若是直中之阴,无一阳之生气,安得合六成之数而愈耶?本方皆辛甘发散,惟芍药之酸苦微寒,能益阴敛血,内和营气,故能发汗而止汗。
心下有水气,是伤藏也。 厥阴消渴,即以水饮之,所谓顺其欲,然少与之可以平。
发汗分形层之次第,利水定三焦之高下,皆所以化太阳之气也。”是脚挛当属阳明矣。
喜呕是不得呕,欲寐是不得寐,皆在病患意中,得枢机之象如此。 粗工不解此义,竟另列水结胸一症,由是多歧滋惑矣。